协会动态
  •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关于组织公路工程造 (2018-01-03)
  •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 (2018-01-03)
  •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2018-01-03)
  • 转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和《公 (2018-01-03)
  •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行业质量提升 (2018-01-03)
  • 监理三十年成果丰硕 成为交通建设中坚力 (2018-01-03)
  • 北爱赛首轮中国军团超80%胜率 17人团战冲32 (2017-11-23)
  •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关于接纳张华等8241位监理 (2017-11-15)
  • 《大世界》《嘉年华》获“费穆荣誉”奖 (2017-11-07)
  • 欢迎订阅《中国建设监理与咨询》(2018年度) (2017-10-26)
  • 《中国建设监理与咨询》协办单位邀请函(20 (2017-10-26)
  • 关于推荐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2017-10-25)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 (2017-09-15)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 (2017-08-30)
  • 关于同意哈尔滨市建筑业协会监理分会和河南 (2017-08-22)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 (2017-08-21)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 (2017-08-21)
  • 关于召开工程监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经验交流 (2017-08-21)
  • 收藏家请网友来参观 被盗走600万藏品(图) (2017-08-06)
  • 创纪录 巴基斯坦将派出大批战斗机赴中国军 (2017-08-06)
  • 28+9+5!13榜眼荣膺非洲赛MVP 拿他换泡椒亏 (2017-08-06)
  • 影版《三生三世》口碑差?导演:有争议不是 (2017-08-06)
  • 气象大数据 北京闷热天扎推 用电负荷10年翻 (2017-08-06)
  • 皇台酒业及京天利均因司法判决不利下调中报 (2017-08-06)
  • 143名电信诈骗嫌犯 从印尼被押解回国 印度 (2017-08-06)
  •  友 情 链 接

    地方监理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监理 >

    上海临港:向深海进军

    时间:2018-01-06  来源:未知  作者:工程咨询网

    摘要 临港率先提出了海洋产业集聚的口号,而背靠大上海的优势明显,“这里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

      临港率先提出了海洋产业集聚的口号,而背靠大上海的优势明显,“这里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

      马航MH370事件已过去了三年多,在南非当地时间1月2日晚,一艘外形奇特的探测船从德班起锚一路向东,驶向可能寻获MH370航班踪迹的南印度洋。

      MH370搜寻工作的重启,得益于水下探测器(水下机器人)的升级。新的名为HUGIN的水下自动探测器可以潜至6000米深的水底,而此前搜寻用的探测器只能下潜至4000米处。

      这只是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之一。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锐曾在挪威从事海洋工程工作多年。工作之余,他在玩潜水、帆船等水上运动中发现,消费领域的水下机器人有庞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需求,而即便是在海外市场,这些产品供给也有限。

      2015年,结合自己在海洋工程领域多年掌握的海洋智能技术,以及积累的市场渠道资源,彭锐决定回国创业。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与水有关的旅游、娱乐、探测、养殖、科教等行业对于水下智能设备的需求也持续提升,水下机器人正逐渐成长为机器人产业的“主角”之一,迎来发展风口。

      向着蓝色海洋出发

      “我毕业后就来了上海,对上海比较熟悉。回国后也正好发现有临港这样一个和海外环境非常相似的地方,绿化很好、马路很宽,可以安静地做点事情。同时,这边有支持力度很大的智能制造专项基金和人才政策,也非常吸引创业者。”彭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目前,临港的水下机器人企业主要集聚在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这里面共有17家涉及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企业,有些已在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比如,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彩虹鱼”)与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的彩虹鱼深海科技项目——全海深无人深潜器和着陆器已成功进行11000米马里亚纳海沟测试。

      “民营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在落地公司时首先要考虑利益上的诉求,即公司能迅速打响知名度,在市场上能站稳脚跟,最好是能往产业集聚的地方。”从事工程用水下机器人的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遨拓”)董事沈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时去看过几个园区,除了临港,没有一个地方打出做海洋产业集聚的。同时,也比较过很多地方的扶持政策,临港的力度是最大的。”

      “在临港的扶持政策中力度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研发的智能制造专项基金,二是企业落地后享有3年的办公物业补贴政策,三是针对团队人员落地临港的人才政策。”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对记者分析道。

      在支持智能制造研发方面,上海临港2015年10月发布的《关于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若干配套政策》(下称《配套政策》)提出,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按投资额给予10%~30%扶持,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技术和标准研发、产业发展和系统集成,给予项目研发投入30%、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支持;鼓励企业智能制造新产品研制,支持装备首台套突破,并给予首台装备销售额不超过30%、最高3000万元支持。

      “成长性比较大的企业对办公场地与制造场地有比较大的需求,在这里落地企业还享有3年的办公和研发场地免租金。”沈勤告诉记者,临港的服务团队对海工关注度高,服务热情,“当时还帮我们协调了将近5000平方米的厂房,这样大面积的厂房在市区不好找。”

      王剑还补充说,临港提出限价房、人才公寓、人才住房补贴等政策,使得这些企业的人才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留在临港。“现在市区的房价高昂,但临港的限价房只有1万元/平方米。”

      集聚三大海洋主导产业

      目前,水下机器人产业在临港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集聚。

      “做海洋设备相关产业的企业相对较少,营销成本相对比较高。产业聚集在一起以后,相对来讲,获取客户等营销成本可以省很多。”彭锐说,将来园区的线上平台海科网建设完成之后,整个产业链企业沟通起来就更方便了。此外,临港的高校资源也是他比较看重的。

      沈勤也对记者表示,临港这边的许多海洋装备都与他们有关,比如耐深水的浮体材料、导航设备、载人潜器等,越来越形成了规模。

      “聚集效应现在还没出来,但未来肯定会有,这是我们最看重的。未来在这个链条上都会连起来,甚至还可以联合起来‘出海’接海外订单。”彭锐说。

      王剑告诉第一财经,其实在2007年园区成立时就确定了海洋高端装备、海洋资源开发、与智慧海洋相关的信息产业等三大海洋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以这个为方向,他们努力集聚资源。

      “2007年开始之后的四五年时间里,我们走访全国两三百家涉海类的高校、科研机构、国家海洋局的下属单位,以及一些行业的相关组织部门,都做了交流。”王剑表示,2013年后,产业化项目不仅了解了临港,而且对落户临港也有一个基础的意愿。

      王剑表示,早期他们主要致力于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引进行业内具有核心地位的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例如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综合业务保障基地、同济大学国家海底观测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等。

      经过前面5年的积累,从2012~2013年临港的海洋产业生态开始形成,遨拓和彩虹鱼是最早进入园区的两家企业。2013年随着临港的开发,三大海洋主导产业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发展阶段。之后两轮的双特政策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吸引一大拨水下机器人企业来临港落地。2015年,中国南车(601766.SH)子公司收购了全球深海机器人第二大供应商——英国SMD公司,之后把这家公司的中国总部放在了临港。

      “在上海资源聚集,而且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另外,科研院所资源丰富,发展后劲也足。”沈勤说,“企业在上海做一件事,全国马上能看到,在亚洲也许也能很快看到,这里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

      如今,随着水下机器人产业集聚的形成,临港也提出了更加深入、细化的要求。《推动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临港行动方案(2015-2020)》提出,要积极探索向极精、极微等精密精细制造和深潜、深测、深探等海洋高新技术装备发展。

      未来的产业规划

      对水下机器人产业,特别是工业用水下机器人,沈勤充满信心。

      “我们现在主要做水下检测市场、水下科考市场。”沈勤表示,目前,像海洋的油气管道、海底电缆、海底通讯、跟水体有关的堤坝、水库、水电站、发电站、航道都需要做水下检测,过去这些地方浅的靠潜水员来做,但深的没法干。

      “如果用水下机器人,费用只要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沈勤说。

      谈到水下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王剑表示他们将主要着手做两件事,一是海洋装备的实验测试平台,二是后期的市场化生态圈建设。

      王剑谈道,现在很多水下机器人企业缺乏实验条件,很多公司要去渤海、南海等地做海测,成本高也不方便。“我们把这些国内高校拥有的实验条件和设施做一些整合,现在准备在洋山做可行性研究,希望在上海周边建设一个水下装备企业的海上实验测试平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时间。”

      2018年上半年,临港还将推出上海临港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涉海企业市场化投融资体系。王剑告诉第一财经,一期规模5亿元,主要投资对象是符合临港产业导向的,在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内有特色的、前景好的初创型、成长型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对海洋开发热度不减,水下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未来十年内有望形成一个将近百亿元规模的市场。

    (原标题:上海临港: 向深海进军)




    上一篇:多地敲定2018年PPP计划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成主题
    下一篇:上海发布城市总体规划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主办:中国建设监理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8号慧科大厦10层B区
    承办:北京华建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邮编:100142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84838号-13